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7篇
  免费   2155篇
  国内免费   503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547篇
  2021年   750篇
  2020年   924篇
  2019年   1054篇
  2018年   895篇
  2017年   856篇
  2016年   871篇
  2015年   739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1009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661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1.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bove the timberlin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rials in high-alpine sites require sampling of indigenous plant populations. This problem is discussed briefly in relation to initial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restoration material. The further part of the paper deals with restoration trials in the Swiss Alps and their assessment.The plots, set in machine-graded downhill ski runs, were revegetated with transplants of alpine species used in various combinations. Safe-site conditions were simulated with biodegradable wood-fibre mats. Surveys carried out in plots aged four to seven years focused on plant species inventory and age-state structure of mixed stands. The alpha diversity assessment included speices number and the associated aspects. The consistent increase in species number, the number of plant families represented, and range of life-forms was apparently independent of the restoration timing. The age-state structure of the mixed stands was characterized by a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the range of age-state classes and, in particular, a regular appearance of younger variants. These changes clearly indicate development of self-sustaining plant communities influenced by reproduction of the transplants and extensive immigr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age-state structure be called delta diversity and included in a routine assessment of post-restoration status of both single plant populations and mixed stands.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26
为了解森林养分内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基于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 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龄级(一年生、二年生和衰老)叶和枝的氮(N)、磷(P)养分分配及其再吸收特征, 并分析了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时间(7年和14年)杉木叶N、P养分再吸收差异。在12年生杉木中开展模拟N沉降试验, 以尿素(CO(NH2)2)为N源, 设N0、N1、N2和N3 4个处理水平, 施氮量分别为0、60、120和240 kg·hm -2·a -1, 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 (1)叶和枝在衰老过程中碳(C)、N和P含量逐渐降低, 且叶的C、N和P含量比枝高; N含量大小依次为一年生叶>二年生叶>衰老叶>一年生枝>二年生枝>衰老枝, 且N3 > N2 > N1 > N0, 而C:N则呈现相反的趋势; 衰老器官的C:N、C:P、N:P比新鲜器官高; N沉降增加了不同龄级叶和枝(除二年生叶外)的N、N:P和C:P, 但降低了P和C:N。(2)叶和枝的N、P养分再吸收率(RENREP)随龄级的增加至衰老有规律地递减, 且REP > REN; 受长期N沉降的影响, REN叶(28.12%) <枝(30.00%), 而REP则为叶(45.82%) >枝(30.42%); 杉木叶和枝N:P与REN:REP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3)随N沉降处理时间的增加, 叶REN呈降低态势, 各处理(N1、N2和N3)分别降低了9.85%、3.17%和11.71%; 而REP则明显上升, 分别增加了71.98%、42.25%和9.60%。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器官、不同龄级的养分再吸收率随氮沉降处理的水平、处理时间而所有不同; REN:REP与N:P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卢洁  焦胜  胡加琦  蔡勇  欧林之 《生态学报》2023,43(15):6332-6344
城市化背景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呈现出多尺度、层级化特征,而传统生态网络的构建方式较少考虑不同尺度下生态要素的关系,无法从区域落实到中心城区,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研究在综合梳理各尺度生态网络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以长沙市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景观连通性原理和生态斑块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并通过多层级生态阻力面的确定,综合运用最小费用路径(Least-cost path method,LCP)、电路理论、层级传导理论、尺度嵌套等方法对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区的生态网络进行了协同构建和层级优化,最后基于不同尺度生态网络的特点应用并落实到多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域生态网络和都市区生态网络具有较好的层级嵌套特征;共识别两尺度生态叠合源地14个、生态叠合廊道15条,主要通过中心城区内的湘江、浏阳河和捞刀河部分河段与外围生态绿圈相衔接,形成"外环内楔"的空间格局。(2)确定市域重要廊道、市域潜在廊道、生态叠合廊道、都市区重要廊道、都市区潜在廊道的核心保护面积共501.14 km2,并提取位于生态廊道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以进一步落实生态保护修复策略。(3)得到具有重要生态连通功能的中心城区生态绿道长度441.2 km,生态修复单元56个,并结合生态阻力值划分为5级进行针对性修复。(4)基于不同尺度生态网络的衔接、嵌套,最终构建"市域总体生态安全格局-都市区城市生态空间发展格局-以城市绿道为基础的中心城区生态修复单元",并与不同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对应。研究结果将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跨尺度生态系统修复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常海涛  刘任涛  陈蔚  张安宁 《生态学报》2020,40(12):4198-4206
在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灌丛作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其独特的形态和生理适应特性能够有效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土壤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灌丛"肥岛"演变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有利于灌丛生态功能的发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荒漠灌丛微生境土壤动物的研究逐步深入,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首先综述荒漠灌丛微生境土壤动物群落分布和生态功能,总结灌丛与土壤动物分布间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针对荒漠灌丛土壤动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hromosomally marked with genes for bioluminescence, were inoculated into sterile soil microcosms. During incubation for 90 days, viable cell concentratio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ut light output, measured by luminometry, decreased, indicating reduced metabolic activity due to lack of substrates. Amendment with nutrients resulted in parallel increases in both luminescence an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Luminometry therefore enables rapid monitoring of the activity of populations of luminescence-marked microbial inocula in the soil, with greater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than traditional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